赶集是一个神奇的地方,总到邂逅到各种各样的美食,熟悉的不熟悉的,不计其数。
而每次赶集,最熟悉最经常选购的就要数“康乐果”了。不过,比起“康乐果”,我更喜欢叫它“火通”(“火通”这个名字是不是很神奇啊,这可是它在我们老家的专属名字,有没有和我们一样叫法的小伙伴?)。
小的时候,“火通”那可是我们最喜欢的零食之一。为什么是“之一”?毕竟除了它之外,还有糖果、爆米花、辣皮……每一个都值得我们去热爱,你们说是不是?
还记得读小学的时候,同学的老爸就是专门开个拖拉机在我们学校附近卖“火通”。那时候是什么年代啊,班里有钱的人家也少,大人并不大给我们太多零花钱,除了几毛钱的辣皮常吃(不过都是悄悄的买的),太贵的零食是吃不起的。一时间,那个家里卖火通的同学成了我们最羡慕的人之一(除此之外,最羡慕的还是家里开小卖部的同学)。关键是同学的老爸也是厉害,每天下午放学后到不同的学校门口摆摊,没几年还盖了一个小洋楼,以至于有一段时间我们好多同学都想着长大后去卖“火通”了。
那时候,只要家里的大人来接孩子了,总会时不时买上一袋把回家吃。于是,“火通”成了一家人都会分享的美食。
也是因此,“火通”便成了我们儿时最难忘也是最有幸福感的零食了。彭松酥脆的口感,微微带着甜,“咔嚓咔嚓”几下子便能吃个精光。那时候的“火通”也不像现在的一样可以做成各式花样,大都是直筒的,所以每次吃“火通”,我们都习惯性地把它套满在手指上,然后如同一个长甲怪人一般,一边嬉笑着一边咬上一口,吃得不亦乐乎。
如今多少年过去了,“火通”的样子更加丰富多样了,同学老爸也早已不卖“火通”了,但十元一袋的“火通”到处都有,不变的是生意依旧火爆。